基于网格化模型的黑河流域中游历史时期耕地分布模拟

被引:14
作者
颉耀文
王学强
汪桂生
余林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分布格局; 网格化模拟; 明代以前; 黑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9 [中国农业经济地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01 ; 070104 ;
摘要
黑河流域悠久的农业开发史和历史文献为研究历史时期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开发利用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海拔、坡度、土壤、人口等自然及人文主导因子与耕地分布的关系,遴选出对耕地分布具有明显作用且易量化的影响因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历史耕地数据网格化模型,模拟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耕地分布趋势。采用人均耕地面积与粮食单产2种途径,估算了明代以前黑河中游耕地面积总量。基于该模型并结合古遗址、遥感影像判别的结果,重建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明代以前耕地的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程弘毅.兰州大学.2007, 05
[2]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cover changes across Northeast China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J].
Ye, Yu ;
Fang, XiuQi .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11, 37 (04) :408-417
[3]   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网格化方法 [J].
林珊珊 ;
郑景云 ;
何凡能 .
地理学报, 2008, (01) :83-92
[4]   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 [J].
卜风贤 .
中国农史, 2007, (04) :19-30
[5]   历史时期耕地空间分布诊断方法研究 [J].
白淑英 ;
张树文 ;
张养贞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4) :14-17
[6]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信息再现方法初探 [J].
白淑英 ;
张树文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77-80
[7]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8]   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 [J].
郑正 ;
王兴平 .
江苏社会科学, 2000, (01) :131-135
[9]   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 [J].
李并成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02) :16-21
[10]   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 [J].
余也非 .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3)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