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耕地资源优势度模型在半湿润区的应用——以陕西省长武县为例

被引:2
作者
何锋 [1 ]
王力 [1 ,2 ]
孙保敬 [3 ]
卢柳燕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优势度模型; 改进; 长武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以往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在计算耕地生产潜力时存在的不足,结合长武县农业耕作的具体特点对该模型在半湿润区适用的科学依据及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计算了该县耕地资源优势度,并做了进一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1990、2008年该县耕地资源优势度分别为0.886和0.836;耕地面积从1990年的2.234万hm2减少至2008年的1.146万hm2,18年间共减少了1.088万hm2,减少量达到1990年总面积的49%;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从1990的81%上升到了2008年的84%;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粮食播种面积比率的提高导致了该县耕地资源优势度的下降。改进后的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实际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的变化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水分胁迫对黄土高原弃耕地不同演替阶段5个优势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J].
王龙玉 ;
方向文 ;
张海娜 ;
李凤民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S1) :14-19
[2]   山西寿阳县旱作农业土地生产潜力 [J].
刘勤 ;
严昌荣 ;
何文清 ;
刘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55-59
[3]   安徽省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变化分析 [J].
谢红丹 ;
查良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7) :450-453
[4]   甘肃省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地理研究, 2007, (05) :1013-1020
[5]   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J].
余万军 ;
吴次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466-472
[6]   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J].
李志 ;
刘文兆 ;
杨勤科 ;
梁伟 ;
李双江 ;
甘卓亭 ;
王兵 ;
王锐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299-1304
[7]   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 [J].
孟庆香 ;
刘国彬 ;
常庆瑞 ;
杨勤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35-141
[8]   尚义县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及其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J].
唐冲 ;
马礼 ;
杜淑焕 ;
魏爱青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4) :45-49
[9]   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 [J].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294-304
[10]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能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徐勇 ;
齐文虎 ;
谢高地 ;
章予舒 .
资源科学, 2002, (03)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