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与传承危机——以广西那坡县为例

被引:10
作者
孙杰远 [1 ]
李玉玲 [2 ]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语言文化; 共生; 传承; 危机;
D O I
10.13749/j.cnki.cn62-1202/g4.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7 ; 05 ; 0503 ;
摘要
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那坡县境内生活着壮族、汉族、苗族、瑶族、彝族。那坡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多民族语言共生共存的状况,并具有丰富和谐的多民族语言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流失的危机,保存和抢救濒危语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J].
姚喜双 ;
郭龙生 .
教育研究, 2007, (11) :16-18+24
[2]   走向“共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哲学 [J].
史莉洁 ;
李光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0-12
[3]   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接触 [J].
罗美珍 .
语言研究, 2000, (03) :1-20
[4]   旅游业的社会影响 [J].
A.马西森 ;
戴凡 .
地理译报, 1993, (03) :16-20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 民族出版社 , 范俊军, 2006
[6]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淑娉, 2004
[7]  
民族的世界地图[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日)21世纪研究会著, 2004
[8]  
民族教育学通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哈经雄,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