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红门川流域森林植被/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被引:11
作者
朱丽 [1 ,2 ]
秦富仓 [1 ]
姚云峰 [1 ]
余新晓 [3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水文响应; 森林植被/土地覆被; 华北土石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北京市红门川流域原有1∶1万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得到4期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分析获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利用研究区逐日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从年径流量、汛期(6-9月份)径流量和单次径流量3个层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时期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具有显著影响。2001-2005年植被条件较好的土地利用较1990-1995年和1996-2000年产流有所减少,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70%以上。不同土地利用在相同降水条件下的产流仅在生长季节具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在枯水季节无显著影响。2001-2006年的单次产流均小于1990-1995和1996-2000年的单次产流,仅为前期的1/3,降水利用率提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287 / 42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亚热带红壤区油桐(Vernicia fordii)林冠水文效应特征 [J].
曹云 ;
欧阳志云 ;
黄志刚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7, (05) :1740-1747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J].
张晓明 ;
余新晓 ;
武思宏 ;
张满良 ;
李建劳 .
生态学报, 2007, (02) :414-423
[3]   岷江上游的水沙变化及其与森林破坏的关系 [J].
张启东 ;
石辉 .
人民长江, 2006, (08) :31-33+37+128
[4]   三种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J].
郭汉清 ;
白秀梅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02) :13-15+28
[5]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水文动态响应——以甘肃天水吕二沟流域为例 [J].
王盛萍 ;
张志强 ;
孙阁 ;
张满良 ;
余新晓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48-54
[6]   莲花湖库区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的研究 [J].
段文标 ;
刘少冲 ;
陈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5) :28-32
[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王瑶 .
地理科学, 2004, (05) :627-633
[8]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分析 [J].
刘旻霞 ;
车克钧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34-438
[9]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及洪水的影响分析 [J].
王清华 ;
李怀恩 ;
卢科锋 ;
蔡明 ;
李越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2) :21-24
[10]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 [J].
刘新卫 ;
陈百明 ;
史学正 .
土壤, 2004, (02) :13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