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节理裂隙发育扩张的机制研究

被引:18
作者
叶万军
李长清
马伟超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黄土; 干湿循环; CT扫描成像技术; 裂隙发育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44 [黄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黄土体中的裂隙对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土体的整体性减弱、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裂隙增加了土体的临空面,加剧了大气营力对土体的影响,使水分的入侵和土体的风干更为剧烈,因此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节理裂隙发育演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延安市安塞县取样,通过CT扫描成像技术研究土样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土样内部裂隙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黄土体节理裂隙发育扩张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CT数的ME值不断减小,SD值不断增大,4次干湿循环后,裂隙逐渐停止发育。土体产生裂隙的机制是在湿温耦合作用下,土体含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较大的水力梯度,然后在土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当土体某处的拉应力大于该处的抗拉强度时,裂隙就会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冻融作用下黄土水分迁移及强度问题研究.[D].张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07
[2]   竖向应力及干湿循环对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J].
赵文博 ;
徐洁 ;
程青 ;
卢永洪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 (36) :189-193
[3]   冻融循环对兰州黄土渗透性变化的影响 [J].
肖东辉 ;
冯文杰 ;
张泽 ;
明姣 ;
王强 .
冰川冻土, 2014, (05) :1192-1198
[4]   黄土湿陷性分布不连续对湿陷变形的影响研究 [J].
郑建国 ;
邓国华 ;
刘争宏 ;
陈冉升 ;
范寒光 ;
李开超 .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 (01) :165-170
[5]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孔隙率变化规律 [J].
肖东辉 ;
冯文杰 ;
张泽 .
冰川冻土, 2014, (04) :907-912
[6]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 [J].
杨校辉 ;
黄雪峰 ;
朱彦鹏 ;
姚志华 ;
张世径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5) :1063-1074
[7]   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原状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J].
褚峰 ;
邵生俊 ;
陈存礼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2) :413-420
[8]   陕西蒲城黄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定量分析 [J].
方祥位 ;
申春妮 ;
李春海 ;
汪龙 ;
陈正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09) :1917-1925
[9]   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性质分析 [J].
邵生俊 ;
杨春鸣 ;
焦阳阳 ;
陆斯 .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 (09) :1580-1590
[10]   Q2黄土浸水前后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J].
方祥位 ;
申春妮 ;
汪龙 ;
陈正汉 ;
成培江 .
岩土力学, 2013, 34 (05) :131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