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论争

被引:21
作者
陈曙光
机构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学术话语; 学术自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如何言说"中国模式",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模式"的国际话语权一直由西方主导,话语权旁落西方是不争的事实。中外学者围绕"中国模式"的相关问题各说各话,"中国模式"似乎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标榜"客观中立"的解说中处于空前悬疑之中。"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任人涂抹的"角色"。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建构"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在国际学术舞台敢于发声、敢于亮剑。自己走出来的路,自己最有发言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自信”的来源、结构和影响 [J].
王东红 .
湖湘论坛, 2013, 26 (03) :28-33
[2]   “中国模式”与全球危机: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到中国治理模式 [J].
肖恩布雷斯林 ;
冯瑾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 (01) :157-162
[3]   “中国模式”理念:一个批判性分析 [J].
阿里夫德里克 ;
朱贵昌 .
国外理论动态, 2011, (07) :15-27
[4]   “中国模式”的争论与思考 [J].
高建 .
政治学研究, 2011, (03) :72-85
[5]   波波夫谈中国发展模式 [J].
毕文胜 .
国外理论动态, 2011, (01) :64-67
[6]   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 [J].
王眉 .
对外传播, 2011, (01) :20-22+1
[7]   科尔奈:根本没有“中国模式” [J].
科尔奈 .
社会观察, 2010, (12) :102-102
[8]   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 [J].
徐崇温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02) :5-10+159
[9]   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特征和内涵 [J].
程恩富 .
经济学动态, 2009, (12) :50-54
[10]   中国模式与当今世界几种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J].
赵宏 .
红旗文稿, 2009, (22)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