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被引:249
作者
岳大力 [1 ]
吴胜和 [1 ]
刘建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侧积体; 点坝; 曲流河; 油藏数值模拟; 孤岛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河段的卫星照片资料,推算了点坝长度与河流满岸宽度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识别研究区点坝。总结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的三类分布模式,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进而根据侧积层模式、规模及产状进行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用检查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解剖结果,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中上部。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用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 [J].
束青林 .
石油学报, 2006, (03) :100-103
[2]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J].
刘建民 ;
徐守余 .
石油学报, 2003, (01) :58-62
[3]   曲流河点坝储集层侧积体类型研究 [J].
尹燕义 ;
王国娟 ;
祁小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4]   点坝侧积泥层分形研究 [J].
尹燕义 ;
王立民 ;
张靖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1) :19-21+54
[5]   河道砂岩中夹层的稳定性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5, (03) :1-12
[6]  
胜利油区开发研究与实践[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王秉海等主编, 1993
[7]  
Reservoir and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of fluvi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Stubensandstein, Upper Triassic, southwest Germany[J] . Jens Hornung,Thomas Aigner.Sedimentary Geology . 1999 (3)
[8]  
Fluviatile fining-upwards cycles and the magnitude of palaeochannels[J] . M. R. Leeder.Geological Magazine . 19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