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

被引:115
作者
束青林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关键词
孤岛油田; 河流相储层; 隔夹层; 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 曲流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厚油层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相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作用形成的隔夹层及成岩作用形成的隔夹层两大类,隔夹层在注采井组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对油水运动和最终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隔夹层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可使厚油层出现多段水淹、强水淹段与未动用段共存的状态。隔夹层的存在有利于正韵律和块状韵律油层扩大纵向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不利于提高反韵律油层的注水波及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J].
张吉 ;
张烈辉 ;
胡书勇 ;
南力亚 .
测井技术, 2003, (03) :221-224+265
[3]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J].
刘建民 ;
徐守余 .
石油学报, 2003, (01) :58-62
[4]   确定夹层稳定性垂向干扰试井方法 [J].
张继芬 ;
卫秀芬 ;
贾莉卿 .
石油学报, 1999, (02) :70-74+6-7
[5]   纹层级非均质储层水淹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J].
俞启泰 ;
陈素珍 .
石油学报, 1998, (01) :63-69+6
[6]  
油藏描述方法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徐守余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