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产业结构分析与区域发展战略

被引:7
作者
周鑫
许学工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环渤海经济圈; 沧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利用改进的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分析沧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情况。结果表明,沧州市第一产业基础好、竞争力强;第二产业相对基础差且缺乏竞争力;第三产业基础差但发展快,有竞争优势。1993年以来,沧州市出现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现象,但仍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长期落后对该市发展形成掣肘。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沧州市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全面振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继续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综合大港升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我国农民收入结构演进的省际比较 [J].
万年庆 ;
李红忠 ;
史本林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672-686
[2]   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以上饶市12个县(区)为例 [J].
邵砾群 ;
李芬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3) :20747-20749+20919
[3]   基于偏离-份额的新疆主导产业识别 [J].
孙慧 ;
欧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5) :45-49
[4]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J].
王兆红 ;
张晓平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28 (05) :604-610
[5]   基于SSM的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分析 [J].
樊妍芳 ;
严江平 ;
石培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2) :107-112
[6]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南京市为例 [J].
童江华 ;
徐建刚 ;
曹晓辉 ;
徐芳 .
经济地理, 2007, (05) :733-736+740
[7]   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J].
刘刚 ;
沈镭 .
地理学报, 2007, (04) :364-376
[8]   “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 [J].
何龙娟 ;
肖敏 ;
吴殿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24-431
[9]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崔功豪, 2006
[10]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