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被引:28
作者
张冬玲 [1 ]
张洪亮 [1 ]
魏兴华 [2 ]
齐永文 [1 ]
王美兴 [1 ]
孙俊立 [1 ]
丁立 [3 ]
汤圣祥 [2 ]
裘宗恩 [3 ]
曹永生 [3 ]
王象坤 [1 ]
李自超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作物杂种优势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贵州省; 栽培稻; 表型性状;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贵州省是中国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类型复杂多样,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研究贵州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和分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32个表型性状和36个微卫星位点对贵州省537份栽培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所做基于模型和基于遗传距离的遗传结构表现一致,将贵州省栽培稻划分为籼稻、粳稻和中间型3大类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划分的籼、粳类群中的材料与前人通过表型判别的籼粳存在一定差异,在粳稻类群中混有的表型性状判定为籼稻的材料数明显多于在籼稻类群中表型性状判定为粳稻的材料数.在籼、粳亚种内的遗传结构并不像前人所提出的均分为不同气候生态群和土壤水分生态型,而是籼稻类群内以中偏早、中偏晚类群的气候生态型为主;粳稻类群内以水、陆稻类群的土壤水分生态型为主.贵州省栽培稻在形态和微卫星标记水平均检测出丰富的遗传变异,黔西南自治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且资源数量最多、类型复杂,是贵州省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2747 / 27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J].
余显权 ;
蒋向辉 ;
吴海滨 ;
赵德刚 ;
方宣钧 .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1) :1-4
[2]   中国栽培稻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 [J].
汤圣祥 ;
江云珠 ;
魏兴华 ;
李自超 ;
余汉勇 .
作物学报, 2002, (02) :203-207
[3]   贵州优异稻种遗传资源评价、保存与利用研究 [J].
阮仁超 ;
陈惠查 ;
游俊梅 ;
金桃叶 ;
张再兴 ;
杨玉顺 ;
朱玉琴 .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S1) :11-17
[4]   贵州地方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J].
阮仁超 ;
陈惠查 ;
张再兴 ;
杨玉顺 ;
金桃叶 ;
游俊梅 ;
朱玉琴 .
云南植物研究, 2000, (S1) :134-138
[5]   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材料的筛选 [J].
阮仁超 ;
陈惠查 ;
杨玉顺 ;
金桃叶 ;
游俊梅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6) :3-5
[6]   贵州稻种禾类种质资源耐冷性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利用 [J].
陈惠查 ;
张再兴 ;
阮仁超 ;
杨玉顺 ;
金桃叶 ;
游俊梅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6) :3-5
[7]   贵州稻种资源品质分析与评价 [J].
陈惠查 ;
金桃叶 ;
游俊梅 ;
阮仁超 ;
杨玉顺 .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03) :6-8
[8]   贵州优异稻种资源的多点综合评价 [J].
魏兴华 ;
张丽华 ;
章林平 ;
张再兴 ;
陈惠查 ;
费德保 ;
刘天龙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4) :20-23
[9]  
Hai-fei Zhou,Zhong-wen Xie,Song Ge.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a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in China[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3(2)
[10]   Use of three different marker systems to estimate genetic diversity of Indian elite rice varieties [J].
Davierwala, AP ;
Chowdari, KV ;
Kumar, S ;
Reddy, APK ;
Ranjekar, PK ;
Gupta, VS .
GENETICA, 2000, 108 (03) :26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