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余显权
蒋向辉
吴海滨
赵德刚
方宣钧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3]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贵州贵阳 
[4] 贵州贵阳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海南三亚 
[5] 贵州贵阳 
[6] 海南三亚 
关键词
耐冷水稻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1.0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16对SSR引物对11个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2个典型的籼稻品种和2个典型的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5份材料中共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每一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4~12个,平均5 9个,其中有效等位基因70个,有效等位基因的百分数为75 8%,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8%,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 06~0 53。应用NJ法对基于16对SSR标记数据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不同材料可分为粳稻组和籼稻组,粳稻组各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 06~0 53,平均遗传距离为0 303,其中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 21~0 46,籼稻组各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 297~0 377,平均遗传距离为0 329,11个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除筒恢211外,其他都属粳稻组。用相同SSR标记数据和聚类方法分别对苗期、芽期、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的水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同一时期耐冷品种在各自聚类图中的排列位置与全部材料聚类时有所不同,但其亲缘关系远近没有变化。结果表明SSR适合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籼粳分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野生稻不同基因组的SSR多样性分析 [J].
郑景生 ;
陈良兵 ;
符文英 ;
李义珍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1) :25-33
[2]   PCR技术及实用方法 [J].
郑景生 ;
吕蓓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3) :381-394
[3]   植物DNA分离 [J].
王珍 ;
方宣钧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2) :281-288
[4]   中籼杂交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唐梅 ;
何光华 ;
裴炎 ;
杨光伟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3) :7-9
[5]   贵州地方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J].
阮仁超 ;
陈惠查 ;
张再兴 ;
杨玉顺 ;
金桃叶 ;
游俊梅 ;
朱玉琴 .
云南植物研究, 2000, (S1) :134-138
[6]   水稻一多拷贝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J].
杨官品 ;
M.A.SaghaiMaroof ;
张启发 ;
秦昌华 ;
罗忠训 .
遗传, 1998, (02) :31-34
[7]  
Mapping and genome organ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sequences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 S. Temnykh,William D. Park,Nicola Ayres,Sam Cartinhour,N. Hauck,L. Lipovich,Y. G. Cho,T. Ishii,S. R. McCouch.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