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人权维度

被引:4
作者
卢建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人权; 司法保障; 死刑;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接受了人权,并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地改革了中国的死刑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死刑制度改革置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框架内,为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增添了人权的维度,同时明确要求"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为深化死刑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应该确立废除死刑的政策目标,并以此指导死刑制度的全方位改革:首先在司法上严格限制死刑,同时在立法上进一步严格死刑适用条件,缩小死刑适用范围,继续努力不懈地减少死刑罪名;认真研究《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相关问题,争取早日批准该公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死刑政策的应然表达及其对立法变革的影响 [J].
卢建平 ;
刘春花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1 (03) :91-97
[2]   死刑废止之路新发展的全球考察 [J].
罗杰尔胡德 ;
付强 ;
高铭暄 .
法学杂志, 2011, 32 (03) :135-142+144
[3]   “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 [J].
卢建平 .
法学杂志, 2009, 30 (10) :36-4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引渡条约.[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 05
[6]  
我做赖昌星难民案专家证人.[J].杨诚 ;杨子云.法律与生活.2005, 07
[7]   推动废除死刑:刑法学者的责任 [J].
曲新久 .
法学, 2003, (04) :43-44
[9]   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 [J].
杨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4) :45-5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