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政策的应然表达及其对立法变革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卢建平
刘春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死刑政策; 少杀慎杀; 废除死刑; 立法变革;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1.03.019
中图分类号
D924.12 [刑罚的种类];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死刑政策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具体表达。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可知,现行死刑政策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过渡调整期的特点,一方面它主张"保留死刑",是我国认同、接受并维持着现有死刑立法的一种政策宣告;另一方面它强调"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又表现出力图回归"少杀慎杀"的政策倾向。这种表达内在逻辑并不周延,也不符合国际大势,应当增加"废除死刑"的目标,以期对我国的死刑立法、司法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一年说质疑 [J].
李格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8, (05) :112-114+128
[2]   从政策上控制死刑 [J].
卢建平 .
人民检察, 2006, (17) :37-39
[3]   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 [J].
杨奎松 .
史学月刊, 2006, (01) :45-61
[4]   死刑政策:全球视野及中国视角 [J].
刘仁文 .
比较法研究, 2004, (04) :77-89
[5]   死刑问题论纲 [J].
崔敏 .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3) :13-15
[6]   我国刑法中应规定哪些刑种 [J].
李琪 .
法学研究, 1957, (01) :1-7
[7]   死刑的缓刑问题 [J].
卢蔚乾 .
法学研究, 1956, (06) :37-40
[8]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  
刑法专论.[M].高铭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董必武法学文集.[M].[董必武著];.法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