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信访:中国信访改革方向——兼与任剑涛教授商榷

被引:2
作者
石发勇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大信访; 监督协调; 政治参与; 法治建设; 民主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D6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2 ; 030204 ;
摘要
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稳定形势日益复杂,有研究者认为现行信访制度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加剧了社会矛盾。但现有研究对于整个信访制度的批判大多是基于对党政信访体系的认识,忽视了人大信访依托国家权力机关所具有的监督协调和政治参与功能。人大信访不但在解决具体的司法疑难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相关信息收集,为人大监督、立法提供建议和依据。此外,这一体系也成为人大联系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促进政治参与和加强民主。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如果能以人大信访为主整合现有信访体系,将有利于解决当前的信访困局,促进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和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信访制度:困境与变革 [J].
张红 ;
李栋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6) :62-70
[2]   人大信访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邬立群 .
上海人大月刊, 2012, (11) :40-41
[3]   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J].
周永坤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7-47+149
[6]   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 [J].
应星 .
法学研究, 2004, (03) :58-71
[7]  
信访改革引发争议[N]. 赵凌. 南方周末.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