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产业损害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13
作者
常明
何海燕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损害; 反倾销;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7.03.00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41.2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分析产业损害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利用指标体系评估产业损害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计量分析,对关联指标进行合并与简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倾销对各类指标的实际影响,从而为产业损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产业损害问题研究综述 [J].
何海燕 ;
杨悦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07) :35-40
[2]   一种基于灰色模型的反倾销产业损害状况评判方法 [J].
寇琳 .
机电信息, 2005, (17) :32-35
[3]   模糊综合评判的神经网络方法在损害分析中的应用 [J].
隋伟莹 ;
王明明 ;
邹开其 .
大连大学学报, 2004, (06) :16-18
[4]   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相关性的有效消除研究 [J].
姜国庆 ;
凡刚领 .
管理科学, 2004, (05) :87-91
[5]   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损害分析中的应用 [J].
王明明 ;
隋伟莹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02-104+109
[6]   反倾销中产业损害幅度测算指标体系的建构 [J].
何海燕 .
价值工程, 2003, (03) :2-4
[7]   产业损害幅度确定方法研究 [J].
何海燕 ;
于永达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2, (05) :10-14
[8]  
反倾销中产业损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D]. 王颖.天津工业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