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布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15
作者
裴磊磊 [1 ]
郭小玲 [1 ]
张岩波 [1 ]
张克让 [2 ]
徐勇 [2 ]
孙宁 [2 ]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关键词
潜在类别模型; 抑郁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介绍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及技术,应用此技术分析抑郁性疾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的潜在分布,探讨潜在类别间的差异与含义。方法采用Mplus软件,对抑郁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7个SNPs检测数据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把7个SNPs检测数据分为两个类别,类别1以杂合子为主,类别2以纯合子为主,结合个体特质应对特征发现,类别1具有消极应对高倾向性,而类别2具有消极应对低倾向性。结论潜在类别模型综合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思想,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潜在类别数目来解释显变量之间的关联,由此提示我们潜在类别模型可以推广应用于基因组学与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应用关联规则筛选疾病相关的SNP位点及其组合的分析方法 [J].
邹莉玲 ;
赵耐青 ;
秦国友 ;
钱吉 ;
邵敏华 .
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6 (03) :226-228+233
[2]  
潜变量分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岩波, 2009
[3]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邱皓政, 2008
[4]  
遗传学中的统计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李照海,覃红,张洪编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