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及海气耦合对WRF模拟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王子谦 [1 ,2 ,3 ]
段安民 [1 ]
吴国雄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WRF; 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东亚夏季风; 海气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区域气候模式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陆地-海洋-大气间水汽、动量及热量的交换,该方案的不确定性会给模式结果带来明显误差.本文基于WRF区域气候模式中四种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ACM2,BouLac和MYJ)分别对东亚夏季风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边界层方案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及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局地湍流动能方案BouLac和MYJ对东亚夏季风的模拟结果相对于非局地闭合方案YSU和ACM2更接近于观测,前者能更好的模拟出中国东部中低空西南风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于东亚夏季风降水,无论是空间分布还是季节内演变,BouLac和MYJ方案都要明显优于YSU和ACM2.此外,通过对比YSU和BouLac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发现边界层方案对东亚夏季风的模拟在海洋区域的影响更为显著.造成不同方案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非局地方案YSU和ACM2的边界层垂直混合偏强,使得海表向上输送的潜热通量明显偏强,对流更活跃,导致降水偏多以及相应季风环流的异常偏差.进一步研究指出缺少海气反馈过程使得WRF模式由边界层方案引起的模拟误差在海洋区域更为突出,引入海气耦合可以减小海表热通量误差并明显改善东亚夏季风的模拟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6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 [J].
彭世球 ;
刘段灵 ;
孙照渤 ;
李毅能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9) :1301-1316
[2]  
A New Ocean Mixed-Layer Model Coupled into WRF[J]. WANG Zi-Qianand DUAN An-Min 1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03)
[3]   一个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在西北太平洋季风区的性能检验:不同大气分量的影响 [J].
邹立维 ;
周天军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4) :614-628
[4]   基于TRMM卫星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夏季降水日变化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4) :564-576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Heavy Rainfall in the Yangtze-Huai River Basin during Summer 2003 Using the WRF Model[J]. LIU Hong-B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LASG),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2(01)
[6]   Impacts of cumulus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 over China [J].
Yu Entao ;
Wang Huijun ;
Gao Yongqi ;
Sun Jianqi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1, 25 (05) :581-592
[7]   一个东亚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初步结果 [J].
李涛 ;
周广庆 .
科学通报, 2010, 55 (09) :808-819
[8]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J].
姚素香 ;
张耀存 .
气象学报, 2008, (02) :131-142
[9]   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温度和降水的长期模拟比较 [J].
冯锦明 ;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2007, (05) :805-814
[10]   修正的质量通量积云对流方案及其模拟试验研究 Ⅱ:三种积云方案的积云对流活动及MFS方案相关参数的敏感性试验 [J].
刘一鸣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1, (02) :12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