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近地层风切变日变化特征

被引:18
作者
李雁 [1 ,2 ,3 ]
梁海河 [2 ]
王曙东 [2 ]
周青 [2 ]
郭雪星 [4 ]
乔贺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华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
[5] 江苏省气象技术保障中心
关键词
风能资源; 观测网; 近地层; 风切变; α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2009年5至10月10~120 m的梯度风观测数据分析了全国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风切变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趋势,即:日出前和日落后切变指数较大,随着近地层温度升高,切变指数逐渐下降,近地层温度达到最高时,切变指数达到最低值,后随着日落、地面温度下降,切变指数逐渐上升,直到次日日出、日落周期;②因局地海(湖)陆分布的差异以及下垫面粗糙程度的不同,切变指数在各地的变化可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典型陆地型、海陆效应差异型、湖(河)陆效应差异型、特殊地形(峡谷)型、切变指数偏大型和特殊型;③从不同梯度间的风切变特征来看,低层(30 m附近)较为明显,而中高层(50 m和70 m)较小,说明30m高度为我国近地层风速变化较为明显的层次。该研究资料序列短,可能在反映全国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的普适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仍可作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区近地层不同梯度间风切变分布和变化特征的重要参考,期望通过该研究的开展为风电场的布设及近地面层风能资源的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2 / 13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 [J].
李雁 ;
裴翀 ;
郭亚田 ;
吴小铭 ;
周青 ;
李巍 .
资源科学, 2010, 32 (09) :1679-1684
[2]   基于GIS技术的陆上风能资源开发制约因素分析——以甘肃省酒泉风电基地为例 [J].
程兴宏 ;
朱蓉 ;
何晓凤 ;
周荣卫 ;
朱江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272-1279
[3]   风切变指数在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J].
杜燕军 ;
冯长青 .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 26 (05) :62-66
[4]   湖北省不同地形条件下风随高度变化研究 [J].
刘敏 ;
孙杰 ;
杨宏青 ;
袁业畅 .
气象, 2010, 36 (04) :63-67
[5]   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及其预报时效分析 [J].
李秀连 ;
付强 ;
王科 ;
丁叶风 .
气象科技, 2010, (02) :170-174
[6]   中国风能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阶段划分研究 [J].
吴丰林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1412-1421
[7]   近地层风能参数随高度分布的推算方法研究 [J].
申华羽 ;
吴息 ;
谢今范 ;
刘聪 ;
江志红 .
气象, 2009, 35 (07) :54-60
[8]   用风廓线指数律模拟风速随高度变化 [J].
国世友 ;
周振伟 ;
刘春生 .
黑龙江气象, 2008, 25(S1) (S1) :20-22
[9]   风切变对飞机平飞特性的影响分析 [J].
郭卫刚 ;
徐彦军 ;
边若鹏 .
飞机设计, 2008, (03) :1-3
[10]   利用255m铁塔研究城市化对地面粗糙度的影响 [J].
韩素芹 ;
刘彬贤 ;
解以扬 ;
边海 .
气象, 2008, (01) :54-5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