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中的“准组织化”及策略应对

被引:2
作者
王国勤
机构
[1] 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准组织; 策略; 非暴力;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4.12.0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对象是当前中国集体行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组织形态—"准组织",试图在对经验观察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归纳出关于"准组织化"集体行动的组织形态、行动策略以及由这些策略互动所型构的行动轨迹的具有理论分析意义的一组命题。而且,在同中国集体行动研究以及西方社会运动研究中的组织理论展开对话的同时,也为引导集体行动走出"组织化"与"制度化"的双重困境提供了一种组织类型学的知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J].
陈颀 ;
吴毅 .
社会, 2014, 34 (01) :75-103
[2]   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 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 [J].
李晨璐 ;
赵旭东 .
社会, 2012, 32 (05) :179-193
[3]   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 [J].
肖唐镖 .
人文杂志, 2012, (04) :147-155
[6]   北京应对群体性事件日趋组织化的思考与建议 [J].
姚兵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2) :74-76
[7]   论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和群体行为 [J].
周感华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19-22
[8]   社会网络视野下的集体行动——以林镇“群体性事件”为例 [J].
王国勤 .
开放时代, 2011, (02) :102-115
[9]   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 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 [J].
吴同 ;
文军 .
社会, 2010, 30 (05) :121-141
[10]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