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源头区植被景观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8
作者
刘洋
李开源
李勇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景观; 动态变化; 岷江源头区;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7.01.03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岷江是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岷江源头区的植被变化对整个岷江流域,乃至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30 a来,由于林业政策的改变,特别是1994年以来保育政策的贯彻实施,该地区植被景观有了剧烈的变化。通过对岷江源头区1974~2002年植被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发现该区域植被景观格局指数绝大多数以1994年为界,前20 a和后8 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但从景观水平上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前20 a加深,在后8 a虽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1974年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0+131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岷江上游景观格局及生态水文特征分析 [J].
李崇巍 ;
刘世荣 ;
孙鹏森 ;
葛剑平 .
生态学报, 2005, (04) :691-698
[2]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J].
肖文发 ;
雷静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38-144
[3]   次生林区斑块形状动态与森林恢复过程分析 [J].
张丽珍 ;
张芸香 ;
郭晋平 .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16-19
[4]   亚高山退化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非平衡性探讨及其研究动态 [J].
刘庆 ;
吴宁 ;
陈庆恒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S1) :58-63
[5]   1896年和1986年黑龙江省几种森林景观的特征变化(英文) [J].
陈雄文 .
植物学报, 2000, (09) :979-984
[6]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 (03) :2-8
[7]   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多样性的影响 [J].
江明喜,金义兴,贺金生,陈伟烈,沈泽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04) :35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