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柴北缘地区的两类块状硫化物矿床——Ⅱ.青龙滩式VHMS型Cu-S矿床
被引:25
作者:
张德全
[1
]
党兴彦
[2
]
李大新
[1
]
丰成友
[1
]
佘宏全
[1
]
李进文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地质学;
VHMS型Cu-S矿床;
青龙滩式;
柴北缘;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5.06.001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综述了柴北缘地区的VHMS型CuS矿床———青龙滩式矿床,指出其容矿岩石为加里东造山带中被改造过的岛弧火山岩,该矿床中含铜硫化物矿层形成后不但遭受过构造的强烈改造,而且也受后期矽卡岩化的改造和叠加。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青龙滩矿床的主岩———安山岩形成于晚寒武世(514.2±8.5)Ma,后期的矽卡岩矿化大约发生在290Ma。柴北缘加里东造山带中既产有VHMS型CuS矿床(如青龙滩矿床),也产有SEDEX型PbZn矿床(如锡铁山矿床),两者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和形成年龄不相同。柴北缘地区的早古生代洋(海)盆于晚寒武世俯冲消减,出现岛弧,并形成青龙滩等VHMS型CuS矿床,之后(早奥陶世),发生弧后拉张,形成弧后盆地及锡铁山等SEDEX型铅锌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