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脑缺血大鼠局部兴奋性氨基酸的动态观察

被引:38
作者
任秀君
图娅
郭义
徐汤苹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天津中医学院
[3] 天津中医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天津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井穴; 脑缺血; 兴奋性氨基酸;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采用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大鼠脑缺血组织局部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缺血后 0~ 30min ,EAA浓度上升 ,6 0~ 90min两组EAA浓度下降 ,与 0~ 30min比较 ,刺络组下降幅度较凝结组大 ,90min后 ,脑缺血组织胞外EAA浓度已接近正常水平。提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可降低脑缺血后升高的EAA浓度 ,说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阻止神经毒性 ,起到保护脑损害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微透析技术与实验性脑缺血研究 [J].
刘春风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 (02) :14-16
[2]   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及其拮抗剂的作用 [J].
高骏,程介士,张安中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4, (01) :9-12
[3]   兴奋性氨基酸、Ca2+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DN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J].
许长庆 ;
李麟仙 ;
王子灿 .
生理科学进展, 1993, (02) :156-159
[4]   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缺血性脑损伤 [J].
邓小明 ;
朱诚 ;
张光霁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3, (01) :16-18
[5]   急性脑缺血脑水肿的实验研究——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J].
张天锡 ;
赵卫国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0, (S1) :16-19+89
[6]   脑内透析技术及其在神经化学中的应用 [J].
吴春福 ;
韩松平 .
生理科学进展, 1990, (01) :49-53
[7]  
医用神经生物学[M]. 武汉出版社 , 韩济生,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