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特高压复合支柱绝缘子伞形结构对直流污闪特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9
作者
谷裕 [1 ]
郝艳捧 [1 ]
何秋萍 [1 ]
薛艺为 [1 ]
阳林 [1 ]
张福增 [2 ]
李立浧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伞形结构; 复合支柱绝缘子; 直流污闪电压; 沿面电弧; 爬距利用率; 高海拔地区;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4.10.039
中图分类号
TM216 [绝缘子和套管];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0801 ;
摘要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伞形结构对复合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影响规律,对4种不同伞形结构的6支复合支柱绝缘子和1支无伞裙结构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在昆明特高压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分析了各类试品的爬距有效系数,用紫外放电成像仪对各类试品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观测,统计了紫外放电光子数,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观察了不同伞形结构试品沿面电弧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大一中4小伞形复合支柱绝缘子伞裙参数对直流污闪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大两小伞形是4种伞形中最优的伞形结构,该伞形试品的直流污闪电压和爬距有效系数均最高,等径伞伞形最差;各类试品的爬距有效系数随着盐密的增大而有所增加;等径伞伞形试品的紫外局部放电现象严重,电弧桥接现象最明显,导致爬距利用率最低,而大小伞交替伞形不仅紫外局部放电现象较弱,还能较好抑制电弧桥接现象,有效提高爬距利用率;建议在高海拔地区一大一中4小伞形复合支柱绝缘子的爬电系数取3.5左右,相邻伞间距不小于35 mm,但由于一大一中4小伞形相邻伞裙电弧桥接现象严重,即使改变伞裙参数也不能有效提高其直流污闪电压,因此,该伞形不如一大两小伞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867 / 28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特高压换流站复合支柱绝缘子伞伸出对其高海拔直流污闪性能的影响 [J].
谷裕 ;
郝艳捧 ;
薛艺为 ;
熊国锟 ;
张福增 ;
阳林 ;
李立浧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5) :2478-2484
[2]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复合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比较 [J].
谷裕 ;
郝艳捧 ;
张福增 ;
薛艺为 ;
闵剑峰 ;
阳林 ;
李立浧 .
电网技术, 2014, 38 (05) :1373-1378
[3]   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在高海拔地区的污秽外绝缘特性 [J].
张楚岩 ;
关志成 ;
张福增 ;
王黎明 .
高电压技术, 2012, 38 (10) :2568-2574
[4]   不同伞形结构复合绝缘子的交流污闪有效爬电距离 [J].
舒立春 ;
袁前飞 ;
张志劲 ;
蒋兴良 ;
胡琴 ;
胡建林 ;
孙才新 .
电网技术, 2011, 35 (03) :146-151
[5]   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J].
王国利 ;
陆国庆 ;
李锐海 ;
韩伟强 ;
王兵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7) :1553-1558
[6]   高海拔地区±800kV复合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 [J].
杨皓麟 ;
张福增 ;
赵锋 ;
王黎明 ;
关志成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4) :749-754
[7]   高压直流支柱绝缘子和套管伞形结构研究 [J].
范建斌 ;
宿志一 ;
李武峰 ;
李鹏 ;
周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1) :1-6
[8]   2001年初东北、华北和河南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分析 [J].
崔江流 ;
宿志一 ;
车文俊 ;
范建斌 ;
刘湘生 ;
吴光亚 ;
赵辅 .
电力设备, 2001, (04) :6-20
[9]   ±500kV葛南直流输电设备外绝缘运行概况及分析 [J].
宿志一 .
电网技术, 2001, (02) :57-60
[10]   超高压变电设备污秽外绝缘设计的重点 [J].
宿志一 .
中国电力, 2001, (01)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