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伞形结构复合绝缘子的交流污闪有效爬电距离

被引:29
作者
舒立春
袁前飞
张志劲
蒋兴良
胡琴
胡建林
孙才新
机构
[1]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关键词
低气压; 污秽闪络; 伞形结构; 爬电距离; 间隙电弧; 利用系数; 复合绝缘子; 高电压绝缘技术;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1.03.032
中图分类号
TM216 [绝缘子和套管];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0801 ;
摘要
为得出高海拔、低气压下污秽地区不同伞形结构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率,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对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干弧距离比较接近的4组不同伞型结构的复合绝缘子及一张硅橡胶平板开展了污闪试验研究。根据真实复合绝缘子的污闪梯度与硅橡胶板的污闪梯度之比,可求得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率k。根据k及爬距与干弧距离之比(δCF系数),可计算得到电弧中间隙电弧的比例k1。分析了复合绝缘子污闪过程中k、k1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小伞形δCF系数为3.55的复合绝缘子在海拔不超过2 500 m时爬电距离的利用率较高,当海拔升高到4 000 m时,大小伞形δCF系数为3.27的复合绝缘子具有较高的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率。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率与与盐密、气压均呈幂指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低气压下不同伞型结构复合绝缘子交流污闪性能对比 [J].
袁前飞 ;
舒立春 ;
蒋兴良 ;
胡琴 ;
杨占刚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7) :1662-1668
[2]   复合绝缘子伞裙参数对直流污闪电压的影响 [J].
张福增 ;
王黎明 ;
关志成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3) :603-608
[3]   低气压下绝缘子串直流污闪放电过程 [J].
张志劲 ;
蒋兴良 ;
孙才新 ;
胡建林 ;
苑吉河 .
电工技术学报, 2009, 24 (04) :30-35+47
[4]   ±800kV直流复合绝缘子短样人工污秽闪络特性研究 [J].
李立浧 ;
蒋兴良 ;
孙才新 ;
张志劲 ;
胡建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10) :14-19
[5]   复合绝缘子用于高压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可靠性研究 [J].
宿志一 ;
范建斌 .
电网技术, 2006, (12) :16-23
[6]   复合绝缘子使用现状及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前景 [J].
刘泽洪 .
电网技术, 2006, (12) :1-7
[7]   高海拔下不同伞形结构750kV合成绝缘子短样交流污秽闪络特性及其比较 [J].
蒋兴良 ;
张志劲 ;
胡建林 ;
舒立春 ;
孙才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159-164
[8]   高海拔地区10kV合成绝缘子覆冰闪络特性 [J].
田玉春 ;
蒋兴良 ;
舒立春 ;
司马文霞 ;
孙才新 .
高电压技术, 2002, (06) :13-15
[9]  
电力系统污秽与覆冰绝缘.[M].蒋兴良; 舒立春; 孙才新; 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0]  
绝缘子及输变电设备外绝缘.[M].关志成[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