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被引:86
作者
张玉涛 [1 ]
张连昌 [1 ]
英基丰 [2 ]
周新华 [2 ]
王非 [2 ]
侯泉林 [3 ]
刘庆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塔河; 早白垩世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并且以碱性岩石为主。SiO2含量为47.34%~58.03%,K2O含量为1.25%~3.4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和Ba,δEu为0.71~1.14,高场强元素(HFSE)如Nb和Ta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有强烈的负异常。从同位素组成特点来看,(87Sr/86Sr).变化于0.705472和0.707821之间,εNd(t)为-6.81~0.58,与EMI靠近并有向EMII延伸的趋势。206Pb/204Pb为18.1497~18.5394,207Pb/204Pb为15.4886~15.5390,208Pb/204Pb为37.7608~38.3441,位于EMI和EMII之间,并也有向EMII变化的趋势。综合考虑塔河火山岩的特点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塔河地区的这套火山岩形成于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重熔及其结晶分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11 / 28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满洲里新右旗火山岩剖面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志广 ;
张连昌 ;
周新华 ;
万博 ;
英基丰 ;
王非 .
岩石学报, 2006, (12) :2971-2986
[2]   大兴安岭北部扎兰屯脉岩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玉涛 ;
张连昌 ;
英基丰 ;
周新华 .
岩石学报, 2006, (11) :2733-2742
[3]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岩浆演化 [J].
尹志刚 ;
张跃龙 ;
杨晓平 ;
赵寒冬 ;
韩振哲 .
世界地质, 2006, (02) :120-128
[4]   西天山昭苏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形成环境 [J].
钱青 ;
高俊 ;
熊贤明 ;
龙灵利 ;
黄德志 .
岩石学报, 2006, (05) :1307-1320+1323+1321
[5]   大兴安岭根河岩区晚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J].
刘俊杰 ;
鞠文信 ;
赵九峰 ;
张海平 ;
柳永正 ;
殷建成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1) :38-46
[7]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杂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昱 ;
赵焕力 ;
李仰春 ;
韩彦东 .
中国地质, 2005, (03) :405-410
[8]   大兴安岭北端塔木兰沟组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J].
尹志刚 ;
赵海滨 ;
赵寒冬 ;
张跃龙 .
地质通报, 2005, (09) :848-853
[9]   大兴安岭北段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 [J].
张昱 ;
赵焕力 ;
韩彦东 .
地质与资源, 2005, (02) :87-91+96
[10]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 [J].
李锦轶 ;
莫申国 ;
和政军 ;
孙桂华 ;
陈文 .
地学前缘, 2004, (03) :15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