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被引:123
作者
张欢 [1 ,2 ]
成金华 [1 ,2 ]
陈军 [1 ]
倪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PSR模型; 生态系统; 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3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指出子系统评价值在60分以下省份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存在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西部地区。②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和协调度评价情况看,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排名和协调度排名具正相关性。③从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中部地区小,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西部地区小;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西部地区。④依据评价结论,建议东部地区要花大力气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中部地区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西部地区要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避免"三高一低"产业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布局,还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湖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 [J].
张欢 ;
成金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3) :44-53
[2]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 [J].
陈军 ;
成金华 .
理论月刊, 2012, (10) :140-145
[3]  
基于G1赋权模型的生态城市发展管理评价[J]. 张文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5)
[4]   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何天祥 ;
廖杰 ;
魏晓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97-1900+1879
[5]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375-1380
[6]   基于PSR方法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J].
李中才 ;
刘林德 ;
孙玉峰 ;
崔金荣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495-6503
[7]   基于PSR-AHP方法的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 [J].
林媚珍 ;
许阳萍 ;
谢鸿宇 ;
蔡砥 ;
刘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4) :107-111
[8]   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J].
高珊 ;
黄贤金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823-828
[9]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 [J].
曾刚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 (05) :33-43
[10]   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 [J].
杨开忠 .
中国经济周刊, 2009, (3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