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村官”何以可能:一种“合实践”的解释——基于南平市下派“村官”制度的一项研究

被引:7
作者
黄陵东
机构
[1] 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村民自治制度; 下派; 何以可能; 村支书;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村治研究; 南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7 [党的基层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初,福建省南平市(地级市)推行了引人关注的下派“村官”制度。迄今,已选派1136被认定为素质较高、能担当角色重任的党员干部(科局级干部或优秀后备干部)到经济落后、问题突出,暂时又没有合适人选的村一级担任党支部书记,主导村庄治理(累计约占全市村一级党支部总数的68%),完成“带好一个班子,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的量化任务。根据南平市的整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 [J].
郭正林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 (07) :22-27
[2]   从政治的高度看南平经验 [J].
潘岳 .
中国改革, 2003, (01) :14-16
[3]   村民自治运行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J].
王雅珍 .
长白学刊, 2002, (03) :20-24
[4]   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J].
田小泓 ;
潘小娟 .
理论前沿, 2001, (10) :5-7
[5]   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 [J].
胡永佳 .
政治学研究, 2000, (02) :29-37
[6]   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对乡村政治研究的一项初步分析 [J].
贺雪峰 ;
肖唐镖 .
江海学刊, 1999, (03) :44-48
[7]   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 [J].
唐兴霖 ;
马骏 .
政治学研究, 1999, (01) :51-59
[8]   村政的兴衰与重建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1998, (06) :1-34
[9]  
失衡的中国[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郭书田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