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建言与发言研究审视与整合——基于本质和效应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坤
刘星
机构
[1]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员工建言/发言; 员工发言的本质; 员工发言的效应; 员工接受区;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6.08.007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员工发言(建言)相对于反生产行为等消极反应是员工的一种自主积极的发声行为,能为员工和组织双方多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契机,从而带来多重效应,因而极具研究价值。然而,已有的研究虽然繁多但是细碎,存在思路片面狭窄、结论分歧矛盾等现象,总体上处于由于视角不同而分隔、缺乏沟通和整合的状态。本文基于员工发言的演进脉络和员工接受区等概念探究了员工发言的本质和一般化含义,突出了建言对员工的意义并提出了周边接受区概念;在此基础上述评和审视了多元劳动关系论和一元人力资源管理论两个视角下的员工发言研究(集中于发言的效应),构建了员工发言研究的整合性框架及其呈现形式的二维连续体,以期对员工发言形成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1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上级何时采纳促进性或抑制性进言?——上级地位和下属专业度的影响 [J].
魏昕 ;
张志学 .
管理世界, 2014, (01) :132-143+175
[2]  
道德领导与员工建言:一个调节-中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J]. 梁建.心理学报. 2014(02)
[3]   中国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实证研究 [J].
尤佳 ;
孙遇春 ;
雷辉 .
软科学, 2013, 27 (06) :83-88+93
[4]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5]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结构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影响机理 [J].
李燕萍 ;
侯烜方 .
经济管理, 2012, 34 (05) :77-86
[6]   建言行为的认知影响因素、理论基础及发生机制 [J].
段锦云 ;
张倩 .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01) :115-126
[7]  
雇佣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J]. 约翰.巴德,迪瓦希什.海沃,孟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09)
[8]   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研究: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 [J].
段锦云 .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02) :185-192
[9]   德国职工参与共决制度评介 [J].
胡晓静 .
商业研究, 2010, (05) :172-178
[10]   劳资矛盾忧患 [J].
杨琳 .
瞭望, 2009, (50) :6+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