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慕课热的冷思考

被引:38
作者
徐建华 [1 ,2 ]
姜君 [3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2]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3]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慕课; 基础教育; 教学模式; 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起源于美国一流大学的慕课传入我国后,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震撼。但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使用,往往会受到来自传统习惯、利益主体、心理定式、资金技术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和束缚,成为其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阻力。为此,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植本土文化、把握精神内涵、利用翻转课堂、借力"三通两平台"、改革管理制度六方面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慕课在我国基础教育本土化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45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
    祝智庭
    管珏琪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10) : 1 - 7
  • [2] 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
    倪闽景
    [J]. 上海教育, 2013, (28) : 26 - 27
  • [3] 慕课: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 专访华东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J]. 徐倩.上海教育. 2013(28)
  • [4] 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J]. 王左利.中国教育网络. 2013(04)
  • [5] 基于微课程的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 周洁.上海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