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庆地区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余祖文 [1 ]
肖满开 [2 ]
王俊 [3 ]
吴彩玲 [4 ]
何木兰 [5 ]
余夕辉 [5 ]
方向群 [6 ]
陈春秋 [6 ]
李明波 [7 ]
徐进才 [8 ]
机构
[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2] 安庆市植检植保站
[3] 安庆市宜秀区植保站
[4] 潜山县植保站
[5] 宿松县植保站
[6] 桐城市植保站
[7] 太湖县植保站
[8] 望江县植保站
关键词
褐飞虱; 大发生; 特点; 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大发生的特点主要有:迁入虫量大、回迁峰次明显;短翅型成虫发生早、虫口高;田间种群增长迅速,全市普遍重发,局部暴发;田块间虫口差异大。分析认为导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丰富的初迁虫源奠定了大发生的基础;褐飞虱生物型变化,食料条件丰富;单季稻面积扩大,从食料和生境2个方面为褐飞虱发生提供利好条件;褐飞虱对主治药剂吡虫啉产生抗性,促进褐飞虱暴发。还就加强异地监测、抗药性监测、田间调查等,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褐飞虱研究与防治.[M].程遐年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近三年褐飞虱发生条件分析与综合治理的思考 [J].
肖满开 ;
唐学友 ;
吴彩玲 ;
何木兰 ;
余夕辉 ;
方向群 ;
李明波 ;
徐进才 ;
王俊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3) :137-138+121
[3]   2005年褐飞虱大暴发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J].
沈建新 ;
沈益民 .
昆虫知识, 2007, (05) :731-733
[4]   近年泰国、越南稻飞虱发生态势及抗药性的发生与治理 [J].
梁桂梅 ;
李永平 ;
郭井泉 .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06) :44-45+8
[5]   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启迪 [J].
王明勇 .
植物保护, 2006, (05) :113-115
[6]   2005年吴江市褐飞虱后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J].
穆兰芳 ;
刘于成 ;
朱福官 ;
丁海红 ;
滕金洪 ;
钱斌彬 ;
曹卫菊 .
昆虫知识, 2006, (05) :706-708
[7]   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 [J].
程家安 ;
祝增荣 .
植物保护 , 2006, (04) :1-4
[8]   对2005年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思考 [J].
高希武 ;
彭丽年 ;
梁帝允 .
植物保护, 2006, (02) :23-25
[9]   两种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J].
刘泽文 ;
王荫长 ;
韩召军 ;
李国清 ;
邓业成 ;
田学志 ;
Toru Nagata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29-32
[10]   褐飞虱生物型测定及其与迁飞关系分析 [J].
李青 ;
罗善昱 ;
韦素美 ;
黄凤宽 .
昆虫知识, 1999, (05) :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