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柴达木盆地北缘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特征研究——以昆特依凹陷昆2井为例
被引:17
作者:
王琪
[1
]
白斌
[2
]
李小燕
[1
]
陈国俊
[1
]
禚喜准
[1
]
张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察院
来源:
关键词:
深部储层;
成岩演化;
孔隙演化史;
昆2井;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昆2井第三系深部储层岩性由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岩屑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而杂基含量较高(一般大于15%)是造成该储层物性先天较差的主要原因。昆2井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微弱的溶蚀作用,其中,碱性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成岩演化特征,压实作用和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改造原因。深部储层N1、E3和E1+2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的晚期和晚成岩阶段的A期和B期,其中上干柴沟组(N1)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夹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度在0.1%15.59%之间,平均为7.75%,渗透率在(0.1~37.38)×10-3μm2之间,平均为13.23×10-3μm2,储集空间以粒间贴边孔为主,适于储集天然气,但也可储集少量石油;下干柴沟组(E3)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孔隙度在2.2%14.3%之间,平均为5.0%,渗透率在(0.02~5.55)×10-3μm2之间,平均为0.58×10-3μm2,储集空间以裂缝孔为主,适于储集气态烃。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