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特征研究——以昆特依凹陷昆2井为例

被引:17
作者
王琪 [1 ]
白斌 [2 ]
李小燕 [1 ]
陈国俊 [1 ]
禚喜准 [1 ]
张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察院
关键词
深部储层; 成岩演化; 孔隙演化史; 昆2井;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昆2井第三系深部储层岩性由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岩屑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而杂基含量较高(一般大于15%)是造成该储层物性先天较差的主要原因。昆2井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微弱的溶蚀作用,其中,碱性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成岩演化特征,压实作用和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改造原因。深部储层N1、E3和E1+2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的晚期和晚成岩阶段的A期和B期,其中上干柴沟组(N1)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夹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度在0.1%15.59%之间,平均为7.75%,渗透率在(0.1~37.38)×10-3μm2之间,平均为13.23×10-3μm2,储集空间以粒间贴边孔为主,适于储集天然气,但也可储集少量石油;下干柴沟组(E3)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孔隙度在2.2%14.3%之间,平均为5.0%,渗透率在(0.02~5.55)×10-3μm2之间,平均为0.58×10-3μm2,储集空间以裂缝孔为主,适于储集气态烃。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储层精细研究技术在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黄骅坳陷板南油区为例 [J].
苏明军 ;
王西文 ;
韩乾凤 ;
刘彩燕 ;
袁克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6) :864-868
[2]   深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 [J].
赵雪凤 ;
朱光有 ;
刘钦甫 ;
张水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14-521
[3]   柴北缘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与成藏规律 [J].
张正刚 ;
袁剑英 ;
陈启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49-652
[4]   深层油气藏勘探前景分析 [J].
石昕 ;
戴金星 ;
赵文智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1) :1-10+1
[5]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及主控因素分析 [J].
张枝焕 ;
王泽中 ;
李艳霞 ;
钟宁宁 ;
张秀川 ;
张绍辉 .
沉积学报, 2003, (04) :593-600
[6]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J].
吴富强 ;
李后蜀 ;
周勇 ;
胡雪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93-95
[7]   深部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划分方案探讨——以胜利油区渤南洼陷沙四段为例 [J].
刘家铎 ;
吴富强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