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乡村观念世界的现代转型——以延安时期改造巫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12
作者
: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建华
机构
: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年
/ 01期
关键词
:
观念世界;
巫神;
二流子;
现代转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延安时期,巫神在乡村社会具有的特别权威,使得中共改造巫神借用了二流子的符号,并使得对二者的改造交织在一起。根据地乡村社会改造虽离不开权力的强制性,但通过思想改造的自我呈现与组织纪律的社会再生产,展示了群众自我改造的运动景观,可以说,超越了西方相关社会理论的简单逻辑,促进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根据地运动式社会改造虽然不能根除观念世界中的"他者",但当群众熟悉了社会运动的民主形式后,也在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丰富着运动的内容与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陕甘宁边区的二流子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俊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宿志刚
[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9
(01)
: 131
-
136+160
[2]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高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
高蕊
[J].
社会,
2015,
35
(03)
: 67
-
94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兼析新民主主义理论生成的实践逻辑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王建华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3)
: 97
-
102
[4]
乡村改造中的游民规训与社会治理策略考察——以“改造二流子”运动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海燕
[J].
江海学刊,
2012,
(05)
: 124
-
129+239
[5]
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于华
[J].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 53
-
67+243
[6]
规训与惩罚.[M].(法) 福柯 (Foucault;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7]
集体暴力的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延安一月.[M].赵超构著;.上海书店.1992,
[9]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
1
2
→
共 20 条
[1]
陕甘宁边区的二流子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俊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宿志刚
[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9
(01)
: 131
-
136+160
[2]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高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
高蕊
[J].
社会,
2015,
35
(03)
: 67
-
94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兼析新民主主义理论生成的实践逻辑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王建华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3)
: 97
-
102
[4]
乡村改造中的游民规训与社会治理策略考察——以“改造二流子”运动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海燕
[J].
江海学刊,
2012,
(05)
: 124
-
129+239
[5]
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于华
[J].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 53
-
67+243
[6]
规训与惩罚.[M].(法) 福柯 (Foucault;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7]
集体暴力的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延安一月.[M].赵超构著;.上海书店.1992,
[9]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