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67
作者
高继卿
杨晓光
董朝阳
李克南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干旱区; 北方地区; 降水资源; 降水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中国北方地区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北方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北方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该文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市3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 a分为196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基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划分标准,明确了与1961-1980年相比,1981年以来北方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空间变化特征;依据中国气象局降水量等级标准及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系统分析了北方三大区域内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中的比例,以及降水在一年四季中的分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年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区面积减少,东北地区的半湿润区面积减少,而半干旱区面积扩大明显。研究时段内干旱区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最近30a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高于1980年之前的20a,其中小雨、中雨等级增加幅度最大;季节变化中,尤以冬季最明显。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年降水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最近30 a小雨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有明显下降;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减少,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减少更明显,半湿润区则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北方地区年内发生的降水事件95%以上是小雨和中雨,小雨和中雨量总计占全年降水量的75%;研究时段内北方地区的小雨频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中雨频率呈升高趋势,干旱区表现尤其明显,其对作物生长季内降水有效利用影响较小。各季节降水分配的变化中,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春季降水贡献率升高,半湿润区秋季降水贡献率降低;干旱区仅夏季降水频率有下降;半干旱区各季节降水频率指标变动最突出,春冬季节降水频率有增加而夏秋季节降水频率在下降;半湿润区春季和冬季降水频率有所增加,而秋季降水频率下降;研究区域内各降水指标极大值主要集中南北两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内北疆地区及内蒙古东北部的强降水量、强降水日数大于区域内青海、甘肃、宁夏的中部和南部。所得结论可为明确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及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基于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指标的中国南方作物干旱时空特征 [J].
黄晚华 ;
隋月 ;
杨晓光 ;
代姝玮 ;
曲辉辉 ;
李茂松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125-135
[2]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Ⅵ.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春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J]. 王静,杨晓光,李勇,刘志娟,张晓煜.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3]   东北地区湿润指数及其干湿界线的变化特征 [J].
张淑杰 ;
张玉书 ;
陈鹏狮 ;
蔡福 ;
武晋雯 ;
纪瑞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03) :226-232
[4]   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 [J].
赵传成 ;
王雁 ;
丁永建 ;
叶柏生 ;
姚淑霞 .
高原气象, 2011, (02) :385-390
[5]   近50年中国不同强度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J].
陈晓燕 ;
尚可政 ;
王式功 ;
杨德保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5) :766-772
[6]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 [J].
黄荣辉 ;
杜振彩 .
自然杂志, 2010, 32 (04) :187-195+184
[7]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 [J].
任国玉 ;
陈峪 ;
邹旭恺 ;
周雅清 ;
王小玲 ;
江滢 ;
任福民 ;
张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354-364
[8]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J].
杨晓光 ;
刘志娟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2) :329-336
[9]   气候变化与干旱 [J].
秦大河 .
科技导报, 2009, 27 (11) :3-3
[10]   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J].
申双和 ;
张方敏 ;
盛琼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