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水汽图像上两次暴雨过程的干、湿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蒋建莹 [1 ]
汪悦国 [2 ]
机构
[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 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
关键词
水汽图像; 水汽带; 暗区;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0年7月和2011年6月江南和华南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水过程,分别属于梅雨锋和季风槽暴雨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水汽图像对比分析了这两次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的发生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水汽图像显示这两次暴雨过程中都有一条水汽带,暴雨云团均发生在水汽带中,并与低层850 hPa的θse≥350 K脊轴近于重合。江南暴雨过程中水汽带的北部边界与700 hPa的上升运动带、200 hPa的辐散带和负涡度带近于平行,强对流云团与低层上升运动中心和高层的辐散中心大致吻合;而华南暴雨过程中并无明显此特征。位涡的分析表明在华南暴雨中暗区对应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带,水汽带对应低位涡带;而在江南暴雨中,高位涡带与暗区的对应没有华南暴雨明显。水汽图像上的干、湿特征的异同与环境场不同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气象卫星及其应用.[M].杨军; 主编.气象出版社.2012,
[2]  
卫星水汽图像和位势涡度场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M].(法) 桑特里特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3]  
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野外科学试验.[M].倪允琪等著;.气象出版社.2004,
[4]  
1994年华南夏季特大暴雨研究.[M].薛纪善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
[5]  
卫星与雷达图象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M].(英)M.J.巴德等编;卢乃锰等译;.科学出版社.1998,
[6]   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形势 [J].
林爱兰 ;
李春晖 ;
郑彬 ;
谷德军 .
气象学报, 2013, 71 (04) :628-642
[7]   与强对流相联系的云系特征和天气背景 [J].
曹治强 ;
王新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3) :365-372
[8]   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的水汽图像解译研究 [J].
曹丽霞 ;
赵亮 ;
徐怀刚 ;
吴晓京 ;
夏明 .
气象, 2013, 39 (05) :608-615
[9]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关系的研究 [J].
金荣花 ;
李维京 ;
张博 ;
闫彩霞 .
大气科学 , 2012, (04) :722-732
[10]   东北冷涡的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的个例综合分析 [J].
刘英 ;
王东海 ;
张中锋 ;
钟水新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35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