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强对流相联系的云系特征和天气背景

被引:19
作者
曹治强 [1 ,2 ,3 ]
王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强对流; 云系特征; 天气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5—2011年造成高影响的一些强对流天气过程,按其云系特征和天气背景分为冷气团内部型、西风槽或冷涡云系尾部型、梅雨锋或切变线云系上嵌入型和高原东移高空槽云系型4种类型。冷气团内部型强对流发生在锋面或切变线云带后部的晴空区内,沿高空西北气流下滑的积云簇或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短波槽是其发生的关键因子。西风槽或冷涡云系尾部型强对流发生于云带的尾部,云带后部干气流的反气旋式侵入是其主要特征。梅雨锋或切变线云系上嵌入型强对流出现在梅雨锋或切变线上,云带的北边界因常与高空急流相平行而比较清楚,强对流云团出现时云带北部的急流与高空的反气旋脊线距离较近。高原东移高空槽云系型强对流的关键影响系统是从青藏高原东部移出的短波槽云系,从水汽图像上可以看到其后部常有暗区或暗带相伴。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郑媛媛
    姚晨
    郝莹
    张雪晨
    [J]. 气象, 2011, 37 (07) : 795 - 801
  • [2] 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若干进展
    孙晶
    [J]. 气象科技, 2011, 39 (03) : 257 - 265
  • [3]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赵玉春
    王叶红
    崔春光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 14 - 27
  • [4] 梅雨锋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赵玉春
    [J]. 大气科学 , 2011, (01) : 81 - 94
  • [5] 1981—2000年四川夏季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陈栋
    顾雷
    蒋兴文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4) : 443 - 450
  • [6] 2010年5月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王晓芳
    徐明
    闵爱荣
    张端禹
    杨荆安
    崔春光
    廖移山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2) : 193 - 199
  • [7] 干侵入对济南“7.18”暴雨的作用
    刘会荣
    李崇银
    [J]. 大气科学, 2010, 34 (02) : 374 - 386
  • [8] 东北冷涡南落型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分析
    徐为进
    吕冬红
    沈利峰
    刘方
    王海青
    [J].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 618 - 624
  • [9] 卫星水汽图像和位势涡度场在强对流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刘开宇
    李丽
    张云瑾
    田军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S2) : 434 - 437
  • [10] “7·18”济南突发性大暴雨特征
    王瑾
    蒋建莹
    江吉喜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3) : 295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