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探索——以古徽州为例

被引:6
作者
吴丽蓉 [1 ]
金声琅 [1 ]
徐宏图 [2 ]
机构
[1]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2] 黄山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古徽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旅游开发的重要遗产。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提出了发挥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作用,文旅互动、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既利于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有助于古徽州地区休闲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可实现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 [J].
陈天培 .
经济经纬, 2006, (02) :124-127
[2]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J].
龙江智 .
旅游学刊, 2005, (01) :21-26
[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J].
刘魁立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04) :51-54
[4]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 [J].
吴文智 ;
庄志民 .
旅游学刊, 2003, (06) :66-70
[5]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 [J].
吴殿廷 ;
葛全胜 ;
徐继填 ;
陈田 ;
牛亚菲 ;
席建超 ;
李小丽 .
旅游学刊, 2003, (01) :9-13
[6]   浅谈古徽州的“庙会文化” [J].
陈长文 .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2) :22-25
[7]   目连戏与徽州俗文化 [J].
陈长文 .
江淮论坛, 1994, (03) :79-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