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的博弈——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框定与重新框定策略的认知解析

被引:21
作者
汪少华 [1 ]
袁红梅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框定; 重新框定; 隐喻; 情感; 道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文章选取2012年美国首场总统竞选辩论中经济议题的辩论文本为语料,运用框定理论从公众接受的视角解析了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政治博弈策略,归纳了他们使用的主要框架和重构框架。本研究证实了Lakoff(2004/2008)提出的美国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善于框定自身政治主张的观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运用框架建构美国的经济现实以进行概念操纵的过程中,罗姆尼的框架更为成功地运用了隐喻、意象、故事等思维构块,更有效地驾驭了公众情感;罗姆尼基于共和党的道德观表述政策,对奥巴马的经济框架进行了道德层面的重新框定,而奥巴马的框架却限于具体政策层面;奥巴马屡次使用罗姆尼的语言重复并强化了罗姆尼的框架,从而"帮助"罗姆尼赢得了更多"摇摆派"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美国政府赖以生存的架构与隐喻 [J].
汪少华 .
山东外语教学, 2014, 35 (04) :30-34
[3]   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 [J].
毛浩然 ;
徐赳赳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32 (05) :91-95
[4]   谚语·架构·认知 [J].
汪少华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06) :4-6
[5]   政治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语言策略 [J].
窦卫霖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04) :20-27
[6]   框架理论对语境动态研究的启示 [J].
朱永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02) :1-4
[7]  
Conceptual manipulation by metaphors and frames: Dealing with rape victims in legal discourse[J] . June Luchjenbroers,Michelle Aldridge.Text & Talk -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Language,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tudies . 2007 (3)
[8]  
Metaphor in the ‘‘Strict Father’’ and ‘‘Nurturant Parent’’ cognitive models: Theoretical issues raised in an empirical study[J] . Alan Cienki.Cognitive Linguistics . 2005 (2)
[9]  
The metaphorical use of family terms versus other nouns in political debates[J] . Alan Cienki.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 2005 (1)
[10]  
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 A neural theory of economic decision[J] . Antoine Bechara,Antonio R. Damasio.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