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水分梯度的响应

被引:75
作者
万忠梅 [1 ,2 ]
宋长春 [1 ]
郭跃东 [1 ]
王丽 [1 ,2 ]
黄靖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湿地;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溶解有机碳; 地上生物量; 水分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设置的W1(15cm)、W2(-5cm)、W3(-5~5cm)、W4(淹没)4种水分梯度的毛苔草(Carexlasiocarpa)盆栽培养实验,研究了湿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及毛苔草地上生物量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及土壤酶活性与MBC、DOC、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与持续淹水相比,干湿交替(W3)增加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表现为W3>W1>W2>W4,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MBC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W4>W1>W3>W2,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O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毛苔草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其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毛苔草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980 / 59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氮素形态对专用小麦中后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马宗斌 ;
熊淑萍 ;
何建国 ;
马新明 .
生态学报, 2008, (04) :1544-1551
[2]   营养物及水位变化对湿地植物的影响 [J].
徐治国 ;
何岩 ;
闫百兴 ;
任慧敏 .
生态学杂志, 2006, (01) :87-92
[3]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 [J].
孙瑞莲 ;
赵秉强 ;
朱鲁生 ;
徐晶 ;
张夫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4) :406-410
[4]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景双 ;
杨继松 ;
于君宝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8
[5]   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 [J].
吕宪国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 (03) :170-172
[6]   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 [J].
孟宪民 .
地理科学, 1999, (05) :385-391
[7]   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本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88-91
[8]   水位梯度对湿地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J].
王海洋 ;
陈家宽 ;
周进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3) :78-83
[9]   土壤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探讨 [J].
赵兰坡 ;
姜岩 .
土壤通报, 1986, (03) :138-141
[10]  
湿地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陆健健,何文珊,童春富[等]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