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加改良剂对重度盐碱地盐碱动态及杨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61
作者
王文杰 [1 ]
贺海升 [1 ,2 ]
祖元刚 [1 ]
赵修华 [1 ]
杨磊 [1 ]
关宇 [1 ]
许慧男 [1 ]
于兴洋 [1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重度碳酸钠型盐碱地; HPMA和PAA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改良; 杨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如何控制盐碱地继续朝向重度盐碱地发展并恢复森林等植被生态系统是国家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也是内陆碳酸钠型盐碱地改良研究的一个重点,以聚马来酸酐(HPMA)和聚丙烯酸(PAA)两种高分子聚合物配合木焦油、木醋液等为降、阻盐碱剂,对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以杨树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层盐碱动态为指标判断其对重度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HPMA与PAA的比较,土壤改良剂聚马来酸酐(HPMA)在阻盐剂(木醋液+木焦油+少量PAA与碱土形成的阻隔盐碱向表层运输的阻盐碱层)阻隔下,使盐碱地pH与盐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pH下降0.93、盐分下降0.78%),杨树生长速率较高(株高生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2.41倍、基茎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2.36倍),改良效果显著。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酸(PAA)与碱土混合在阻盐剂阻隔下,pH与盐分变化较小(与对照相比pH下降0.23、盐分下降0.63%),杨树生长速率缓慢(株高生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1.43倍、基茎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1.07倍),较聚马来酸酐处理稍差。(2)加覆膜剂与不加覆膜剂对比发现,加覆膜剂后土壤表层pH值降至8.87,而其他土层pH值无明显变化,覆膜剂对盐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壤深层与浅层之间的盐碱动态,对深层盐分没有明显抑制作用。(3)通过对不同改良方法根际土与远根土对比发现,经HPMA和PAA处理后根际土壤盐分和pH值均较比远根土降低,说明种植杨树能够强化改良剂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72 / 22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北地区盐碱土特征及其农业生物治理 [J].
姚荣江 ;
杨劲松 ;
刘广明 .
土壤, 2006, (03) :256-262
[2]   碳循环与岩溶土壤改良——原理与综述 [J].
张之淦 ;
黄保健 ;
黄海澎 .
中国岩溶, 2002, (01) :9-15
[3]   国内外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综述 [J].
朱咏莉 ;
刘军 ;
王益权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2) :140-142
[4]   高聚物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进展 [J].
龙明杰 ;
曾繁森 .
土壤通报, 2000, (05) :199-202+223
[5]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梨园覆草效应研究 [J].
刘虎俊 ;
王继和 ;
胡明贵 ;
杨自辉 ;
边克俭 .
中国沙漠, 1999, (04) :115-120
[6]   黄淮海平原盐碱土改良技术——以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开发试区为例 [J].
董振国 ;
鲁全国 .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02)
[7]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治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J].
郭继勋 ;
姜世成 ;
孙刚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90-93
[8]   有机肥在改良盐渍土中的作用 [J].
张锐 ;
严慧峻 ;
魏由庆 ;
单秀枝 ;
刘继芳 .
土壤肥料, 1997, (04) :11-14
[9]   不同物料改良碱化土壤作用的比较 [J].
石万普 ;
俞仁培 ;
苗春蓬 ;
王永纯 .
土壤学报, 1997, (02) :221-224
[10]   排阴对改良盐碱地的效果研究 [J].
许克荣 ;
鲍德敏 .
甘肃农业科技, 1993, (04)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