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露头储层特征
被引:10
作者
:
胡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胡涛
张柏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柏桥
舒志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舒志国
夏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夏文军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湖北武汉
[4]
湖北潜江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03年
/ 02期
关键词
:
白垩系;
储层特征;
巴什基奇克组;
库车坳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巴什基奇克组露头储集岩主要为中粒岩屑砂岩 ,孔隙类型以次生的杂基内溶蚀微孔为主 ,强 -中等胶结、弱 -中等溶蚀成岩相最为发育。巴什基奇克组存在着 3种砂体成因类型 :一是分布于该组二段的辫状三角洲平原砂质辫状河道砂体 ;二是分布于该组一段的辫状三角洲平原砾质辫状河道砂体 ;三是分布于该组三段的扇三角洲储集体。在储层砂体原型模型的基础上 ,将巴什基奇克组的储层建筑结构划分为 6级层次界面和 6级层次实体 ,储层骨架结构属于“积木式”。单砂体多呈板状和宽透镜状。与井下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相比 ,露头区砂体的粒度要粗一些 ,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要高一些 ,储集性能也要差一些。造成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露头储层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的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4+179 +1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J].
葛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葛云龙
;
逯径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逯径铁
;
廖保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廖保方
;
李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李列
;
张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张为民
;
闻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闻兰
;
薛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薛培华
;
郭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93
-95+7-8+15
[2]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昌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344
-350
[3]
Architectural - 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fluvial deposits. Mail A D. Earth Science Reviews . 1985
←
1
→
共 3 条
[1]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J].
葛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葛云龙
;
逯径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逯径铁
;
廖保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廖保方
;
李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李列
;
张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张为民
;
闻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闻兰
;
薛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薛培华
;
郭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93
-95+7-8+15
[2]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昌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344
-350
[3]
Architectural - 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fluvial deposits. Mail A D. Earth Science Reviews . 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