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对栽培粳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杨庆
陈温福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杂草稻密度; 栽培粳稻; 产量; 品质; 群体微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栽培稻碾磨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稍有下降,外观品质变化不明显;栽培稻群体日最低温度有所升高,日最高温度降低,温度日较差降低;日最小湿度显著升高,日最大湿度和湿度日较差显著降低;30cm处照度受杂草稻密度影响相对较小,60cm和90cm处照度随杂草稻密度增大有降低的趋势。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微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导致栽培稻产量和品质降低的间接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14 / 9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辽宁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分化研究 [J].
马殿荣 ;
李茂柏 ;
王楠 ;
徐正进 ;
陈温福 .
作物学报, 2008, (03) :403-411
[2]   中国北方杂草稻深覆土条件下出苗动力源分析 [J].
马殿荣 ;
王楠 ;
王莹 ;
贾德涛 ;
陈温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2) :215-218
[3]   江苏扬中“杂草稻”的籼粳分类 [J].
仲维功 ;
杨杰 ;
陈志德 ;
汤陵华 ;
王才林 ;
施积文 ;
肖跃成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3) :238-242
[4]   寒地穞生稻发生原因及防御对策 [J].
孟英 ;
魏永海 ;
栾浩文 ;
任宝君 ;
仲桂芳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02) :55-56
[5]   杂草稻的分类地位和利用途径探讨 [J].
许聪,吴万春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46-151
[6]  
The Weedy Rice Complex in Costa Rica. I. Morphological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ercial Rice Varieties, Wild Oryza Relatives and Weedy Types[J] . Griselda Arrieta-Espinoza,Elena Sánchez,Sergio Vargas,Jorge Lobo,Tania Quesada,Ana M. Espinoza.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2005 (5)
[7]  
Red rice (Oryza sativa): Competition studies for management decisions[J] . A. J. Fischer,A. Ramirez.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 1993 (2)
[8]  
Path Analysis of Red Rice (Oryza sativa L.) Competition with Cultivated Rice[J] . Weed Science . 19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