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与国际共进

被引:13
作者
陈志敏
苏长和
潘忠岐
张骥
郑长忠
孙德刚
宋国友
熊易寒
李瑞昌
刘淑华
沈逸
徐以骅
张建新
薄燕
黄河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务智库”编写组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 有效国家安全; 发展与安全; 国际安全;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中国需要发展以"有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国家安全战略应追求增强的安全、相对的安全、开放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全向度的安全、发展的安全、共同的安全、统筹的安全和避免过度安全化的安全。中国实现国家安全持续发展和有效安全应秉持的战略指导原则为:安全与发展共进,应对与进取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合作与反制并用,内部与外部统筹。中国需要减少应对性思维,增加进取性思维,在安全问题上学会不断转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安全环境的能力。有效安全需要建立一个统筹、高效、专业、法治的国家安全体制,提升国家安全体制的执行力。有效安全的外部布局需要按照"全向有序、内外兼修、能力相称"的原则。通过阐述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宗教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外安全等十个领域的状况,实现有效安全的界定,存在问题的评估,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举措。中国要汲取美国和苏联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训,两者分别在冷战后期以及九一一事件后将局部安全问题扩大化、过度化,导致国力消耗,资源分散,能力不相称,最终使得安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国要重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共进与互补性,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安全发展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的安全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77+158 +158-159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平发展问题 [J].
苏长和 .
当代世界, 2014, (09) :6-9
[2]   维护和拓展我国海外利益面临严峻挑战 [J].
韩立群 .
世界知识, 2014, (12) :58-59
[3]   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J].
张骥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3) :22-29
[4]   日本对中国太平洋航线安全的影响 [J].
史春林 .
中国水运, 2013, (12) :16-17
[5]   论我国外交保护性质的转变 [J].
闫泓汀 .
才智, 2013, (20) :170-171
[6]   中国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 [J].
崔永杰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 11 (04) :9-12+73
[7]   论“可持续安全战略”的建构——关于21世纪安全战略的哲学思考 [J].
刘江永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07) :45-49+5
[8]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9]  
英国石油公司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