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与认同:“德法之辩”的社会心理诠释

被引:4
作者
张启江 [1 ,2 ]
李培超 [3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
[3]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道德; 法律; 集体无意识; 社会心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德法之辩"是人类在借助于法律与道德构建良好社会秩序过程中所衍生的争辩。以集体无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心理对争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此种隐性力量的存在不仅表征着一个民族早期的生存经验与生活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当下一个民族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无讼的价值取向与调解制度的法律传统 [J].
张梅姿 ;
贺志明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3) :108-110
[3]   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 [J].
孙莉 .
中国法学, 2009, (01) :69-76
[4]   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 [J].
冯川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2) :69-76
[5]  
法律与宗教.[M].[美]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J.Berman)著;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  
历史研究.[M].(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  
荣格心理学入门.[M].[美]霍尔等;冯川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9]  
历史哲学.[M].(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drichHegel)著;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