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下调空腹血糖受损的下限切点?

被引:41
作者
杨文英
机构
[1]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 0 3年 11月 ,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分型专家委员会提出空腹血糖受损 (IFG)下限诊断标准切割点从 6.1mmol/L下调到 5 .6mmol/L ,而上限诊断点 7.0mmol/L保持不变。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显示 ,此建议同样适合于中国人群。IFG下限诊断点下调到 5 .6mmol/L后 ,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的合理性分析 [J].
张波 ;
王金平 ;
杨文英 ;
姜亚云 ;
胡泽溪 ;
萧建中 ;
胡英华 ;
李光伟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05) :15-17
[2]   空腹血糖受损切点变化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人群的随访研究 [J].
贾伟平 ;
潘洁敏 ;
陈蕾 ;
吴元民 ;
陆俊茜 ;
项坤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05) :11-14
[3]   从心血管危险因素看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 [J].
王瑶 ;
杨文英 ;
杨兆军 ;
李光伟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05) :18-21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03) :5-10
[5]   循证医学对糖尿病诊断的贡献及目前存在的分歧 [J].
陈家伦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 (01) :5-8
[6]   WHO及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分析和评估 [J].
徐向进 ;
潘长玉 ;
田慧 ;
陆菊明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05) :27-31
[7]   葡萄糖耐量低减的定义、诊断及流行病学特点 [J].
潘长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 (06) :69-70
[8]  
Hyperglycaemia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five populations of Asian origin. Nakagami T, DECODE Study Group. Diabetologia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