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物源及古流向分析

被引:17
作者
莫午零 [1 ,2 ,3 ]
吴朝东 [1 ]
张顺 [4 ]
彭国亮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ZTR指数; 物源; 古流向; 地层切片; 沉积相; 嫩江组; 松辽盆地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地震沉积学中的地层切片方法,结合岩石岩屑组分分析和重矿物组分分析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进行了物源及古流向分析。在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嫩江组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相分布模式。模式表明,嫩江组沉积直接受控于东部及东北部三角洲,东北部物源在嫩江组一段沉积期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近南北向坡降方向;经过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早期最大湖泛面之后,东北物源萎缩,东部物源逐渐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东西向坡降方向。沉积相模式的提出为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沉积相地震成像 [J].
莫午零 ;
吴朝东 ;
张顺 .
古地理学报, 2010, 12 (04) :399-408
[2]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二、三段物源分析 [J].
彭国亮 ;
吴朝东 ;
张顺 ;
陈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55-562
[3]   中国东北地区断裂系统及其控藏特征 [J].
罗群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3) :205-210
[4]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天然气成藏与富集特征 [J].
谢忱 ;
胡纯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3) :381-385
[5]   松辽盆地安达地区泉头组四段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J].
赵波 ;
冯子辉 ;
梁江平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1) :35-40+45
[6]   松辽盆地黑鱼泡凹陷姚家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J].
郭迎春 ;
苏明 ;
何云龙 ;
彭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29-32+113
[7]   油气精细勘探的主要方法体系——地震沉积学研究 [J].
陆永潮 ;
杜学斌 ;
陈平 ;
向奎 ;
李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1-5
[8]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J].
董春梅 ;
张宪国 ;
林承焰 .
沉积学报, 2006, (05) :698-704
[9]   松辽盆地嫩江组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湖底水道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冯志强 ;
张顺 ;
解习农 ;
安广柱 ;
赵波 ;
侯艳平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26-1232+1240
[10]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张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