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探讨
被引:12
作者:
裴树文
[1
,2
]
李潇丽
[3
]
刘德成
[1
,2
]
马宁
[1
,2
]
彭菲
[1
,2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3] 北京自然博物馆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早更新世;
生存环境;
古人类活动;
东谷坨遗址;
泥河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81 [古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0709 ;
070903 ;
摘要:
东谷坨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部边缘,是该地区发掘次数和出土遗物最多的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之一.对该遗址2000~2001年发掘地层剖面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以及氧化铁的分析表明,该遗址总体属于湖滨沉积环境,泥河湾层大致经历了4个环境变化阶段,气候由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温凉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温凉较干的森林草原环境→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适宜古人类生存,湖平面经历了相对较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代表了泥河湾湖盆的扩展和收缩过程;湖泊消亡后为冷干疏树草原环境.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发生在距今约1.10Ma,对应于环境演化的早期3个阶段;古人类集中活动于湖平面相对较低的时期,生存方式由零星的石制品打制→原料采集→集中的石器制作和狩猎并肢解动物等生活活动.该项研究对深入探讨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早期人类对该遗址的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95 / 290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