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非“定额”——晚清各府州县学缺额研究

被引:7
作者
梁志平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学额; 缺额; 府州县学; 晚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3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众多学者把清代各府州县学学额作为实际取额,并以此进行相应的推算。用这种推算方法来研究清前中期未尝不可,但对于晚清来说,则往往夸大了实际数量。晚清战乱灾荒频发,受影响地区经济破坏严重,人口大量损失,应考童生常常不足,文风也普遍下降;同时,许多地方都捐广了数量不菲的学额。在"任缺毋滥"的体例下,缺额成为常态,其中武学本身就不为士人所重视,缺额尤为严重。今后利用清代学额来进行相应推算时,为避免高估,应对缺额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 [J].
张伟然 ;
梁志平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 (03) :5-21
[2]   试论自然灾害对清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J].
李世愉 .
东北史地, 2006, (05) :17-22
[3]   19世纪初期华娄地区的教育产业 [J].
李伯重 .
清史研究, 2006, (02) :60-74
[4]   湖南近代绅士的计量分析 [J].
阳信生 .
中国地方志, 2004, (07) :50-59
[5]   清代科举人口研究 [J].
王跃生 .
人口研究, 1989, (03) :42-47
[6]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戎笙卷主编, 2003
[7]  
中国人口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曹树基著, 2001
[8]  
春在堂随笔[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清)俞樾撰, 2001
[9]  
武举制度史略[M]. 苏州大学出版社 , 许友根著, 1997
[10]  
中国绅士[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李荣昌译,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