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1999—2003年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37
作者:

杨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孙照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倪东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能见度;
水汽压;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P421 [大气性质及大气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我国70站1999—2003年1月、4月、7月、10月月平均水汽压和能见度资料,反演得到各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多年平均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减少,长江中下游和广东沿海为两个次大值中心,而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云南等地AOD较小;各季节AOD的空间分布都有所不同;近5 a AOD有弱增加趋势;月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能见度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海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宋磊
;
吕达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2)
:203-2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近10年中国16个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J].
宗雪梅
;
邱金桓
;
王普才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2)
:201-208

宗雪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邱金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普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利用MODIS遥感大气气溶胶及气溶胶产品的应用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刘启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S1)
:108-117

李成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科技大学海岸与大气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暴雨与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科技大学海岸与大气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暴雨与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启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科技大学海岸与大气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暴雨与旱涝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利用MODIS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刘启汉
;
陈介中
;
袁自冰
;
刘晓阳
;
朱爱华
;
刘桂青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9)
:2094-2100

李成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刘启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陈介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袁自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刘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朱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刘桂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5]
GMS卫星遥感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J].
张军华
;
斯召俊
;
毛节泰
;
王美华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1)
:23-35

张军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斯召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王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6]
30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分布特征分析
[J].
吕达仁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大气科学,
2002, (06)
:721-7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
GMS5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试验研究
[J].
毛节泰
;
刘莉
;
张军华
.
气象学报,
2001, (03)
:352-359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LSSR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关于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个参数化模式
[J].
邱金桓
;
林耀荣
.
气象学报,
2001, (03)
:368-372

邱金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林耀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状况分析
[J].
罗云峰
;
李维亮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1, (01)
:77-87

罗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
近30年来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J].
罗云峰
;
吕达仁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9-554

罗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