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85
作者
吕晨 [1 ]
蓝修婷 [1 ]
孙威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空间格局; 地理探测器;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尺度特征,从乡镇街道尺度研究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得出更精细的结果,并为城市人口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利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分析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然因素对不同类型人口空间格局影响具有差异性。对常住人口作用强度由大到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高程和河网密度,对外来人口作用力由大到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地形起伏度、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坡度、海拔高程和河网密度;2)自然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空间格局影响具有差异性。除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外,坡度和河网密度分别对六环内、外区域人口密度影响较大。高程和地形起伏度对六环外人口格局作用力高于六环内地区;3)两类自然因素叠加对人口密度作用的强化方式体现为因素相互协同或因素作用力非线性增加。5类自然因素对人口密度的影响力交互作用探测值为1,各类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力协同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J].
张海霞 ;
牛叔文 ;
齐敬辉 ;
叶丽琼 ;
李娜 .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325-336
[2]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J].
陈明星 ;
李扬 ;
龚颖华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179-193
[4]   基于镇域尺度的江苏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变 [J].
车冰清 ;
仇方道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381-1387
[5]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 [J].
湛东升 ;
张文忠 ;
余建辉 ;
孟斌 ;
党云晓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966-975
[6]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柏中强 ;
王卷乐 ;
杨雅萍 ;
孙九林 .
地理学报, 2015, 70 (08) :1229-1242
[7]   京津冀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J].
张耀军 ;
张振 .
人口与发展, 2015, 21 (03) :2-9
[8]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特征——基于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孟延春 ;
汤苍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135-142
[9]   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刘乃全 ;
耿文才 .
财经研究, 2015, 41 (02) :99-110
[10]   大北京人口分布格局与多中心性测度 [J].
杨卡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