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平中
王先彬
王苏民
陈践发
方小敏
刘光秀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南京
[5] 不详
关键词
氢指数和碳同位素; 湖相有机质; 气候不稳定性; 末次间冰期;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 [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RM孔 19~ 32m段的湖相有机质的TOC ,HI和δ13C值的分析结果 ,结合14 C测年及Rlake事件所处的位置 ,认为本段可与MIS5相当 ,判识湖面波动的替代指标TOC ,HI和δ13C值的组合特征揭示的该区的气候状况与GRIP记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在 2 5.76~ 31.15m即约 12 9~115kaBP之间的Eemian ,总体上表现为高湖面 ,但分别约在 12 3~ 119和 117~ 116kaBP期间却显示了低湖面的TOC ,HI和δ13C值的特征组合 ,快速打断了Eemian的高湖面 ,无分显示了Eemian气候的不稳定性 ,细节性的差异可归因于高原高海拔区域环境的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青藏高原东部RM孔碳酸盐氧同位素揭示的末次间冰期气候特征
    吴敬禄
    王苏民
    [J]. 科学通报, 1996, (17) : 1601 - 1604
  • [2] 亚洲季风演化的突发性与不稳定性——以末次间冰期土壤发生为例
    方小敏
    戴雪荣
    李吉均
    曹继秀
    管东红
    郝永萍
    王建力
    王建民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 154 - 160
  • [3] 湖相有机质的氢指数及碳同位素组成——湖面波动评价的指标——以RH孔为例
    张平中
    王先彬
    陈践发
    王苏民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5, (18) : 1682 - 1685
  • [4] 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RH孔沉积有机质的δ13C值和氢指数记录
    张平中
    王先彬
    陈践发
    李春园
    王苏民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6) : 631 - 638